當你的眼睛能看到居室內的這些所有東西的時候,
軟裝就可以開始了….(一定要用心看哦,省下5萬設計費不香嗎)。
一、留 白
留白就好像,友人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那個「未滿」形容的特別貼切。
中醫說食不過七分,可是總也做不到,不塞得滿滿的誓不罷休。最終是食不知未,失去了品嘗美食的快樂。
空間也是一樣,太滿就少了些許想像,猶抱琵琶半遮面往往是最美的!
如何做到留白?下圖舉例:
▲這是一個比較大的會客區,但在這個區域內,不管是沙發,或是單人椅尺寸都比較小,有效的利用空間的同時,也將開闊還給了區域。
千萬不要覺得多出來的空間是浪費。非必要的占用都會給視覺帶來無盡的折磨。
日積月累,空白能做的事,就不僅僅是空白而已,白紙上好作畫,懂的自然懂。
再來看一個稍擁擠的空間▼
較暗的角落擺滿了各種物件,如果平日能做到整齊乾淨,身處其中倒也不會覺得不適。但如果因為忙碌,或是生活習慣問題,不能及時清理和打掃,這樣的空間是不是帶給人一種亂糟糟的感覺?
軟裝購買前,將家具擺放的尺寸事先量好,眼睛不能確定的尺寸可以在紙上畫出來,或者在空間里做好標記,不要偷懶哦!
二、收 納
我不會告訴你,一個屋子軟裝完成了,它就永遠是完成時的樣子,網紅的圖片里拍的永遠是乾淨清新的,甚至一張照片里,可能把雜物全部挪到攝影機照不到的地方,然後開拍。
你相信嗎?每天在這個屋子里,一大家子,不產生任何不整潔,也不會有亂放亂堆的情況?家庭成員越多,越要做好收納。
收納的問題細說起來是複雜的,這是另一門學問。但軟裝設計師給你的建議是:提前想到每個地方它可能的儲物需求:
比如喜歡看書的,是否需要一面書櫃牆?
喜歡玩偶的,是否需要一個飾品櫃?
家里來客多,是否單獨備一個餐邊櫃以放餐具?
孩子玩具多,不想他亂堆亂放,是否留出一個易放置的角落專門用於收納玩具?
衣服被褥太多,是否不夠四季更換?還有哪里可以增加衣服的收納?
每個家庭面臨的收納問題不盡相同,共性大概是廚房和衣物的收納規劃。
似乎收納會占用留白的空間,那第一條說的留白不就白說了?當然不是!
三、平 衡
▲上面這個空間,將學習桌擺在窗台下,因為靠牆,中間區域的空間便留出來了,視覺上不會顯得亂,同時也不占用活動的區域。
▲再看這張圖,沿著牆面,定制到房頂的書架,玻璃茶幾既保證了空間的通透性,又滿足了儲物的功能
在留白與收納中找到平衡
人在空間中的活動區域,一般以中心區域為主,因此不管是什麼家具,中間區域能空出來盡量空出來,特別是有孩子的家庭,沿著牆做家具和收納的擺放,是最明智的選擇。
陽台,床底,這些不引起註目,平時也不太會影響到活動的區域,可以極致的利用起來。
不必要的物件,一定時間不用了以後,記得及時清理出去,有一本收納整理方面的書籍——《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可以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整理出更多空白空間,不要捨不得,此刻的捨不得,往往日積月累,造成空間的浪費,身心的疲憊。
(幾十塊錢可以收獲一個整齊的家,比起請設計師,還是超划算的!)
四、軟裝的色彩
不管選什麼東西,色彩都是繞不開的。就算是吃食,可愛的顏色總是更能激起人的食欲。
把握色彩不是靠我們的憑空想像,大自然也不是憑想像製造顏色的,四季之色也有不同。
想要抓住顏色,不能靠我們的憑空想像,那麼多專家畫家,也不都是靠想像去抓住色彩的,利用好色彩工具就能做到!
▲上圖空間,大面積的用到了白色,牆面略帶一點黃,抱枕的藍,在白色的襯托下顯得特別的耀眼,忍不住讚嘆這個設計師太會搭配了。但你仔細看看,是不是用色很簡單?
右側的單椅,選了復古的造型和較深的原木色,是空間中唯一一個給人穩重感覺的色彩。
在淺色多的空間,深色就是點綴,不能少!同理,在深色多的空間,淺色也是必不可少!
簡潔的用色,可以模仿這種方式:用簡潔清淡的色彩作為空間的背景主色,再用飾物去點綴
▲如這個空間,床上的一抹天藍色清新又時尚,其它地方除了原木本身的顏色外,基本是無彩色。
這樣的處理把那一塊天藍色帶來的清新和時尚發揮到了極致,沒想到吧!有時候用色就是這麼簡單。莫把它想複雜了!
色彩的規律通常是:用色越多,就越需要更多的顏色去陪襯它。
就像你撒了一個謊,不得不用更多的謊言去彌補這個謊,最後只能越說越多,直到失控。
當我們還不能精確地把握色彩的時候,不如做一個謙虛的孩子,老老實實購買一本用於指導的色卡,簡簡單單的選擇空間用色(可以手撕的配色手冊,幫你備好了,點鏈接購買)。
馬上就動手試試吧!
先觀察下你要改造的小房間,是不是有簡潔的背景用色(包括牆面、地面這種大塊面積)?
——如果不是,就把它們的顏色改得清淺簡潔。
然後將你喜歡的帶顏色的飾物加進去(記得用色卡工具比對),用前面的方法注意一下飾物不要太多,缺什麼加什麼,如果不確定,就一件一件加,不要想著一口吃下一個大饅頭。
總 結
1、足夠的留白,活動區域盡可能地空出來
2、裝潢前預算好收納空間,以備不足
3、既要留白,也要保證收納,做好二者的平衡
4、借助色彩工具,從最簡潔的色彩搭配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