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毛坯裝起來費時費力,選精裝的話風格又全國統一,去鄰居家串門都有種進自己家的感覺,那到底該怎麼選呢?先說結論能買毛坯的盡量要買毛坯,其次才是精裝房。買精裝房比毛坯房多出來的裝潢費,都要1500-2000一平起步了,至於用的材料還挺一般,這個價格少說大半是被開發商賺走的,不如把這個錢拿來裝潢毛坯,更能滿足對自己新家的想像,或者找個全包也一樣省事。
點擊算一算報價,看看毛坯房的價格劃不划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毛坯房
然而,很多小夥伴等真正去看房的時候就傻眼了,發現自己相中的片區都只有精裝房,有毛坯的地方又看不上,這也是很多小夥伴遇到的沒得選的無奈現實,沒辦法,現在房價漲的慢,開發商們也只能立些別的名目來賺你錢了!!

當然精裝房也並沒有像大家說的那樣一無是處,只要收房驗收沒有太大問題,還是ok的,像有些不滿意的地方可以做一些局部的拆改,之後再花個幾萬塊購置家具、櫃子、封陽台、燈具、窗簾等等就能搞定。
接下來阿兔會從五個方面來對比一下,毛坯或精裝到底如何?
一、從前期裝潢來分析:
毛坯房一套完整的裝潢流程:前期準備:收房驗房→找設計師挑選裝潢公司→量房→辦物業手續,然後硬裝施工階段,大體流程主要是拆改新建→水電→瓦工→木工→油漆→安裝,期間還有各環節驗收,後續軟裝進場,整個裝潢環節少則要花小半年,多則就要一年以上,比較耗費精力也容易踩坑,但裝出的效果也更符合自己審美,是要比精裝房強不少。
精裝房的主要裝潢流程:驗房收房→水電改造→定制衣櫃→陽台廚房改造→乳膠漆美縫→燈具安裝→進家具→除甲醛
基本算是很省心的入住,而且都是統一裝潢之後不會有隔壁鄰居的裝潢噪音困擾
總結:從前期裝潢投入的金錢時間成本來看,如果急著入住或準備出租之類的小夥伴適合精裝房,可以少操心,快速入住,而比較有閒有時間,或對裝潢要求較高又追求性價比的小夥伴更適合毛坯,花的每分錢都能看得見,又能最大程度的滿足自己需求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成本方面來分析:
買房費用,一般毛坯房總價是要比精裝房低的,精裝房價中還包括了裝潢部分的材料費、人工費等,精裝費用也是按建築面積來算,因此,與毛坯相比不僅要付更多首付款,而且貸款金額也更高。
毛坯房裝潢的話,這個就是豐儉由人了,十五六萬可以裝,有些三四十萬也打不住,不過裝出來的效果肯定是更好一些的,對上班族來說可能沒那麼多時間
如果預算在20w上下的話精裝房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個人審美要求比較高,預算充足,還是毛坯會更合適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三、從質量層面來分析
選擇毛坯房自己裝潢,由於可能是外行人,對建材質量不了解,購買時比較容易吃虧;在軟裝方面,如果沒有搭配好,不僅花錢,還不能達到自己預期的裝潢成果。但是如果在中後期裝潢原材料的挑選、裝潢設計方案和工程施工層面,小區業主自身能夠參加進去,品質能夠自身嚴格把關的話,那麼裝潢產品質量問題層面相對性則較為安心、有確保。
精裝潢
相反,精裝潢裝潢質量難以保證購房者不能參與裝潢材料的採購,開發商有可能以次充好。精裝房可能通過其他裝飾遮蓋施工問題,後期存在的質量隱患可能比較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四、從風格層面來分析
精裝房的風格基本都是比較大眾審美的設計,業主多少都能找到不太滿意的地方,滿足不了大家的多樣性審美。如果業主不滿意的話小則拆改,或者就拆了重裝,費錢不說,對資源也是挺大的浪費。
而毛坯房的話,可以裝的風格更加統一,像北歐風、日式原木風、黑白灰現代風等等,也能更定制化的來滿足自家需求,鋪地暖,裝中央空調
五、針對不同人群分析:
根據以上不同層面的對比,不同的人群還是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毛坯房或精修房:
可選擇精修房的人群:
1.著急入住;
2.沒有時間參與裝潢、無裝潢經驗;
3.不願費心二次置業。
可選擇毛坯房的人群:
1.裝潢預算有限,追求性價比;
2.預算充足,對裝潢有審美等方面的特定要求
最後喜歡的小夥伴點讚收藏一下吧~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