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主需求
The owner needs
這是位於新北市永和區的一座62㎡的中古屋,屋主是一對年輕夫妻,對他們來說「家」不管多小,只要兩個人可以一起做很多事情的空間就是很棒的家。
改造策略
Reform strategy
-原始平面-

原始屋況是普通兩房的布局,因為室內空間不大,廚房跟浴室的走道很多,所以造成很多空間浪費。小面積的設計原則是讓公共空間盡量最大化,將收納及過渡空間都集中在側邊。
-平面布置-
這所房子沒有客廳也沒有沙發,只有一張大桌子。設計師將原有一房打開,讓公共空間變大。
地板抬高的臥榻為以後的小孩房做準備,臥榻延伸到客餐廳變成沙發一部分。
將廚房與收納櫃移到兩邊,盡量讓出室內空間,減少過道的浪費。對屋主來說一個大桌子就是他們生活的重心,可以工作、上網、吃飯、聊天、聚會,所以設計師讓桌子、椅子可以收在中島內,這樣平常也會讓室內感覺更開闊。
01-
旋轉中島
————-
旋轉中島的設計,讓屋主的家平常可以留白,變成彈性使用的大空間。旋轉中島可以收起來,凳子也是可以收在中島內,或是移過去沙發旁邊變成茶幾使用。
02-
多功能區
————-
沙發臥榻延伸到里面,變成一個多功能空間,也為以後的小孩房做預留。因為屋主不需要常規的沙發,所以設計師在臥榻局部嵌入沙發墊。在簡單的一條架高空間上,可以產生很多預想不到的創意,雖然看似很簡單的量體造型,但使用方式跟變化卻很多元。
隱藏的收納空間
動感健身模式
靜態休閒模式
03-
客餐廳切換
————-
小面積盡量讓收納集中在側邊,衣櫃、儲藏區、電器櫃、冰箱、廚具,全部被整合起來,把空間極大化。
這個空間沒有什麼客廳餐廳,應該是當屋主想要是餐廳時就變成餐廳,希望是客廳時它就是客廳,設計師刻意不定義空間功能。
空間預留軌道拉門,給未來變成房間的可能性,整體調性也是白灰色為主,局部加入一點原木色線條,對於小面積來說視覺感也會比較大。
客廳模式
餐廳模式
04-
收納自由
————-
廚具位移到側面變成開放式廚房,也將廁所與廚房動線共用,減少對於過道的浪費。中島量體另一面也有滿滿的收納功能,除了淺抽屜可以放筷子湯匙等,下方深抽屜可以放碗盤,側面抽板可以放咖啡機,底下踢腳抽屜可以放雜物。
05-
主臥
————-
主臥讓地板抬高變成床架(比較省空間),衣櫃與書桌整合在大梁處,床頭衣櫃書桌與書櫃的延伸。
06-
浴室
————-
浴室挑選灰色皮革面紋理,原來浴室連獨立淋浴空間都沒有,設計師只是借了一點點外面洗手台空間,這樣就變成可以有獨立浴缸跟淋浴的浴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