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Introduction
對於老房子來說,設計意味著重塑、新生。本案這座經歷了25+年歲月的老房子,經歷過精心改造之後,以全新的面貌呈現給業主更美好的生活。
房子位於古城區,在時光侵蝕下產生了諸多缺陷。初見之時,業主就將所有的顧慮跟我們做了交流。業主一家五口,頂樓,購買這所宅子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然而房子原始布局不合理,孩子沒有單獨的學習空間,長輩偶爾來幫忙也沒有地方住;同時老房子也不可避免地遇上了窗戶老化、采光通風不足、收納空間不足等問題。
改善居住環境,重新劃分布局是老宅改造的首要任務。然而該小區沒有物業,無法了解房屋結構,我們在小區進行了多方走訪,確定了原房屋結構,請建築設計院制定磚混結構房屋的拆除與加固方案,並對內部空間進行了大改造。

∆原始結構圖
∆平面布置圖
改造要點
Remodeling points
1、進門無玄關,沒有鞋櫃,收納空間不足;更改了入戶動線後,客廳的私密性得到加強,入戶的收納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2、房屋采光和通風不足;北側廚房,儲藏間,廁所過於局促,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將廚房,兒童房,廁所功能重組,解決北側采光不足的問題;
3、整體收納不足,不能滿足一家四口的儲藏要求;鑒於南側房間空間過大,我們將牆體南移,減少臥室面積,將客廳擴大,東側增加儲物櫃,滿足一家人收納需求。
玄關 /
ENTERHALL
入戶經過精心設計,溫暖可愛,一步入家門就被溫馨包圍。地毯柔軟舒適,換鞋凳造型別具一格,視覺和情感的雙重享受為人洗去一身疲憊。
客廳 /
LIVING ROOM
▽改造前
▽改造後
原本客廳昏暗狹窄,過於沉悶。經過東西向的擴大,空間得到拓展,無主燈的設計刪繁就簡,統一的光線讓空間更為開闊明快。棕色皮沙發與電視櫃的胡桃木色相呼應,從質與色烘托出家的溫暖。
整面牆的收納櫃滿足了一家人的儲物需求。灰白色調交織出溫柔與靈動。在靜謐的空間里擺一張搖椅,靜思休憩或是讀書,都是一種享受。
餐廳 /
DINING ROOM
▽改造前
▽改造後
改造前的餐廳是閉塞的空間,我們將其位置進行了更改,讓餐廳臨近兩扇窗戶,打破空間的封閉感。深色的餐桌質感十足,棕色餐椅勾起濃濃的生活氣息,帶來的溫情與格調為用餐平添別樣滋味。
主臥 /
BEDROOM
▽改造前
▽改造後
門洞方向調整後,臥室有了更多可能。燈光微漾,木色溫潤,卡其色背景牆傳達出的暖意浸潤空間,流入心田,將休憩空間轉變為身心的棲居地。
兒童房 /
CHILDREN’S ROOM
兼具書房功能的兒童房既棲身,也修心。純淨的空間氛圍平和,原木的材質清新天成,寧靜致遠之感油然而生。充足的儲物空間正好可以收納孩子的書籍,空間書香縈繞,學習氛圍滿滿。
廚房 /
KITCHEN
▽改造前
▽改造後
有了家人的交流與陪伴,房子才能稱之為「家」。廚房與餐廳之間用長虹玻璃隔開,材質的清透讓兩個空間保持互動。淺灰的色調明朗了整個空間,打破沉悶壓抑,心情也隨之輕快起來。
廁所/
BATHROOM
▽改造前
▽改造後
在這僅有3.5㎡的空間里,功能與顏值兼備。壁掛馬桶與懸浮台盆盡顯輕盈,鏡櫃和吊櫃完美解決收納問題;綠色花磚層次分明,清新活潑,將靈動的生命力注入空間。
項目地址/Project address
朱家園
設計公司/Design company
沈院室內設計工作室
設計/Design
沈院/馬媛
項目類別/Item category
私宅
項目面積/Project area
90㎡
主材配套/Main Materials
飛馬木作/陶元帥陶瓷/高儀潔具/聯豐地板
攝影/Photography
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