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小鋼炮,裝潢不迷路。本期是家裝日記精選內容,望君細品。
以下內容來自得意網友@花期漸遠的裝潢日記內容。
小鋼炮評語:得意網友@花期漸遠的日記帖點擊25W+,跟帖回復2700+,日記內容寫的乾貨十足,並且真實有趣,對網友非常有借鑒意義。
裝了近3年,終於上岸,整個家的樣子都是隨她的喜好精心挑選,用她的話講:
「萬物紛擾,有宅於心。」
一起來看看這個超美貌的家吧~從設計的角度,看整個家的未來的樣子。清單也有哦~
注意: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從設計談起
最近接觸的很多住友,因為戶型不理想,迫於無奈只能這麼這麼做。
比較慶幸的是,因為一早就決定買二手毛坯房,所以在當時看房子的時候,邊看就邊衡量戶型規劃,所以PASS掉了很多我覺得改出來不一定符合我要求的二手房。
因而從買下的那刻開始,心里對這個房子的格局就有腹案。
買的是退台洋房。。其實就是說起來好聽,爬樓還是有點兒累的。。送的露台也比較袖珍,被我加進了廚房區域。
△開發商的原始戶型圖
廚房
戶型圖可以看出,廚房區域很小。
△這是當時第二次看房時拍的照片,原始戶型的廚房區域很逼仄,甚至沒有主衛大。
△感覺櫥櫃一放就滿了,只能供一人使用。
△廚房窗戶開在送的小露台上面,采光不是很好。
偏偏我又不喜歡自己一個人做飯。(強迫大白同學加入戰鬥)
於是,當時看房子的時候我就有琢磨把露台並進廚房。
一家人開開心心做做飯,想想挺有感覺的~~
△被劃分進廚房區域的小露台
△拆牆結構後的廚房區域,廚房門被挪到過道,過道的采光也變好了。
最終,心水的「大」廚房落成~~
△做到了我對廚房的所有期望~~
△原本露台的區域~陽光灑滿廚房~成為我家采光最好的地方~~夏天為了防曬還安裝了遮陽風琴簾。
PS:有此需求的童鞋們要注意,這種按在頂上一塊一塊的,不滿1平按照1平起算的~~我當時沒考慮這點。。所以。。付了10平的費用。。
△嵌入式蒸箱,烤箱,以及冰箱都被我塞進了廚房~~
△還配了一個大拉籃~~~一廚房的櫃子~再也不用擔心爸爸給我買鍋了。。
玄關
原本這個房子算是沒有玄關的~
入戶在個北面的小陽台上,如果不改結構,進門左手邊實際會是一個落地窗。
進門面對的是一個小露台,是沒有地方打鞋櫃的。
因為我把露台並進了廚房,在入戶陽台通往露台的位置砌牆,做了一整面的鞋櫃。
入戶左手邊封陽台後也用輕質磚砌了半牆。
做了個半高下鏤空的當季鞋櫃。
在開窗下留空了一截兒,用於放置穿鞋凳。
烘鞋器的插座也留在了這塊。
於是一個既美觀又實用的玄關落成~
△左側特意去尼達利定制的星月紗(好貴)
玄關落塵區地面用了小花磚。。
其實當時買這個花磚,是因為太熱了,實在不想逛了。。
右側牆上固定了衣帽鉤。
只露出一角的藤編穿鞋凳上鋪著白色鏤花的小墊布(其實是覺得紮屁股,鑒於顏值高,我忍了)。
餐廳
其實原來的設計是不買餐桌,直接廚房中島吃。。
廚餐一體化。。
把原來的餐廳區域作為一個休閒區。
我本來想把電腦啊什麼的放這邊。
△靠牆的做及頂書櫃~轉過來是雙人書/電腦桌(靈魂畫手已上線)
然而大白鍋鍋不幹。。
於是還是買了餐桌。。
旁邊原本是想做書櫃的換成的餐邊櫃。。(突然發現我家好像沒有書櫃)
△餐廳現狀
強弱電箱被隱藏進餐邊櫃。
餐桌是北表的,規格是1600*900。好處是大,壞處是兩人吃飯,面對面坐,菜放中間,感覺有點兒遠。。
餐椅是我自己選來配的,沒買餐桌的原配。。索耐特18號椅上放著的大理石紋圓墊。小七椅的兩個顏色是根據我家配色選的。
其實靠近玄關那個鼓凳是屬於餐桌配的一個餐凳。。買不起原版買的仿版。。
餐桌對面的牆原本是廚房門區域,廚房門改向之後,正面塗刷了磁力漆和黑板漆。
從設計談起……(續一)
客廳
由於對於衣帽間的需求特別強烈,
於是把位於主臥和客廳中間的兒童房向客廳壓了一個空調外機位的空間。
相應的客廳由4.5米的淨寬壓縮成了3.5米。
(不要驚訝!這個戶型的硬傷就是空調外機位占的空間好大,我裝潢那會兒物業還管的嚴,框架結構的房子連砌牆都不讓。但是我裝潢大半年之後樓下美眉家開工,空調機位全部砸了包進來,物業也沒說什麼。。)
原本的還覺得有點兒大客廳被壓縮了1米的空間。
△原本的客廳
原本的陽台門很小~所以客廳的采光很一般。
△拆牆之後的客廳拓寬了陽台門洞。
其實還可以再拓一些的。
但是設計的本身右邊是雜物間,左邊一截給了兒童房,所以沒像別的鄰居那樣拓到牆。
最讓我鬱悶的是,客餐廳中間有個凸出來的承重柱,使得本來連貫的客餐廳牆面被分割成了兩塊。
沙發的尺寸和整體格局都會受到限制。
於是花血本用石膏板拉平了牆面。。哎呀!我的??啊~~
△原本的沙發背景牆
△木工現場,石膏板拉平背景牆
感覺少了一個平,有沒有?
還一點就是之前說的,讓我鬱悶的,物業的大叔死活不讓我砌牆。。
只能改成輕質隔牆內填黑色隔音棉。
△電視背景牆,從陽台看向餐廳視角
△電視背景牆,從餐廳看向陽台視角。
這兩面牆全部內部全部用木芯板打底。
項目經理說是為了方便我在牆上掛東西,做了加固。
有注意到電視背景牆旁邊的一截原本的水泥牆沒?
那里是本來設計師和項目經理為了包門套留的垛子。。
在我的再三要求下,拆牆師傅二次上門,割掉了這個垛子。
於是去掉門套的陽台,整體融入了客廳,真正成為了一個連貫的區域,因而使得被壓縮到3.5米淨空的客廳不顯得逼仄。
之前對一直嚷嚷著「視覺的延展性」而無奈的大白鍋鍋在小家一點點慢慢成形過程中也對此表示深度認同。
至於電視櫃,原本打算買宜家貝達的。
但是,架不住母後大人的嘟囔。而壓縮後只有3.5視距的客廳,如果再打滿一面牆中間內嵌電視的電視櫃,肯定會覺得逼仄。
所以,我只有操起SU畫了N版電視櫃。
在滿足母後大人的要求,而又不使得整個客廳顯得逼仄,簡直是絞盡腦汁~
△最後選用的是這個版本的。
萬幸最終落成效果不錯。
電視櫃滿足了對儲物的功能需求,開放格負責擺放凹造型的家居美好小物。
畫的時候靈機一動,把地台做了個轉角與電視櫃相連。
增強了陽台地台與客廳的融合感。
△這個角度比較容易看出這個小心機
△從地台看向客廳視角
△電視櫃特寫
沙發牆上的擱板,粉色是鐵藝的,仿mutto。。
還好沒色差,做工也OK。
(正版太貴,實在囊中羞澀)
白色是宜家莫蘭達,這麼長是因為是一長一短兩個拼的。
為了拼接縫明不明顯這個問題,我千里迢迢跑到宜家研究。
了解的人應該清楚,mutto這款有三個尺寸,莫蘭達也有2個尺寸。
為了研究怎麼好看的問題,我還用SU試了半天。
△當時畫的客廳擱板尺寸圖
△順便還畫了下老人房的
最後試了尺寸覺得OK,才去買的。。
△剛安裝完擱板時拍的
△經過了漫長的買買買之後,現階段的擱板
△給小粉來個特寫
陽台
之前有提過陽台直接包進了客廳~
整體抬高做了休閒地台。
沒有引水路進這個區域,原本凹進去的一個位置做了雜物間。
在家裝日記貼的小小雜物間篇里詳細的寫了整體思路。
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最終,雜物間右側掛了一塊洞洞板,戴森和一些清潔工具落戶在此。
雜物間左手邊被豬豬的東西占領,最下面是留存的乳膠漆。
面對的擱板下層放著旅行箱。
中層是工具以及裝潢剩餘的一些螺絲螺帽等等,還沒塞滿。
△雜物間門安裝現場,這種隱形合頁老難裝了
△戴森掛上之後
△儲藏間現狀
△關門後
關於地台的小心機~~
地台地板鋪裝的時候和師傅討論了半天,最後決定對縫拼。
比較費工,不過師傅手藝比較讚~~
和電視櫃銜接的那塊是橫鋪,轉過來都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豎著拼接的。
△鋪裝現場,面對的電視牆是橫著的
△剛剛拍的,面對陽台是豎著對縫的。
△裝潢期間拍的,地台一角望出去的鬱鬱蔥蔥。
客廳陽台整體完成效果
從設計談起……(續二)
客衛&幹區
原本的戶型客衛是有設計做幹濕分區的。
然而這個幹區真心很尷尬。
△看房子時拍的照片
真是只有一丟丟大,把管子一包,可能台面連600mm都沒有。
右邊的牆外面就是通往老人房的門口。
但是這個區域轉折過來的過道又很大,
如果按照開發商的這麼規劃,空間利用率極低。
於是把上圖的兩堵牆全部推了,更改了朝向,重新劃分了幹區的位置。
△拆牆後
△砌牆後
拓寬了一點兒濕區的距離,幹區左邊放置洗衣機烘幹機以及浴室。
對面老人房門口定制了一個頂天立地的收納櫃。
由於廁所不是下沉式的,改向的代價就是抬高了地面。
△最終的幹區
△去年十一拍的照片
老人房門口的那個櫃子簡直是收納利器~
下櫃里塞滿了紙巾,上櫃里是屯的各種洗漱清潔用品。
客衛考慮到父母會過來住,所以裝了浴室折疊椅。
△客衛
右邊的拖把桶是來自爸爸媽媽的愛。。。
△利用凹進去的一塊位置做了個小壁龕
從設計談起……(完結)
主臥&兒童房
主臥算是比較中規中矩的,面積在所有房間里是最大的。
△原始戶型圖
這是之前看房時候拍的照片。
△朝南兩個窗戶,很喜歡最左邊那扇窗外伸出來的那抹綠色。
△從窗戶邊上看向幹區的視角。
按照常規的思路設計,正常是在靠主衛那堵牆做面衣櫃。
然而, 我偏偏對衣帽間的需求非常強烈。
(09年我爹媽裝潢的時候,也被我強行要求出了衣帽間。但是由於我常年不住家里,所以衣帽間的主人是母後大人)
所以第一次看房子的時候,
雖然一手拿著手機照明,但是另一只手也沒閒著。
在中介小哥哥目瞪口呆下揮著拳頭砸牆。。
後來小哥哥緩過勁來和我說,房子很結實的,砸不爛的。。
我。。。
在過道跑了兩個來回之後,腹案已經有了。
我要砸牆借用兒童房因為空調機位的凹進去的那個位置做衣帽間。
△被我看中的做衣帽間的位置
△兒童房的原始格局
△最終主臥布局
「那兒童房怎麼辦呢?」
「整體往客廳移啊。。」
為了能擁有衣帽間,我不遺餘力的說服大白鍋鍋。
「你看,原來兒童房的格局,是凹進去缺角的。改了之後就是一個長方體,規整多了好布局。」
「原來的兒童房,凹進去的位置放床之後,連衣櫃都沒地方布置。」
碎碎念了幾天之後,大白鍋鍋被我煩死了。
最終我以勝利告終!
△改之前的兒童房區域
△最終的衣帽間&兒童房平面布置
因為有個衣帽間,再做過儲納分析之後,我決定客廳里不再靠主衛牆做整面衣櫃。
取而代之的是在靠近兩個窗戶下做一遛飄窗櫃。
本意是想坐在上面看書,還能看看窗外的綠色養養眼。。
然而大白執意要求做80高的。。
所以我現在只有起跳才能爬上去。。
用飄窗櫃來做儲物補足,靠主衛那面牆留空。
這麼做還一個考慮是為了以後的嬰兒床有位置放。(提前做好規劃)
下面是最終落地的主臥,衣帽間,兒童房。
△區別於其他區域,主臥略偏復古。
△衣帽間關門狀態
△衣帽間開門狀態
這個門這麼設計是因為這塊區域有三個門。
如果做常規的門感覺效果沒那麼好。
而且衣帽間不需要常規室內門那麼好的隔音。
平時關門假裝是面櫃子。
這個拼色是我後期要求的。。(增項就是這麼來的)
△兒童房現狀
做過功課,娃單獨睡基本在5-6歲的樣子。
所以這個空間除了固定的包住承重柱的頂天立地的衣櫃之外。
其他的家具都是暫時的可以挪動的。
後期把電腦桌搬出,這個區域可以給娃當玩具房。
等需要自己住了,可以帶娃選他自己中意的家具。
兩張主臥的特寫
△原本和蒙娜麗莎在一起的是胖莎。。(惡趣味)
△全屋唯一的真·胡桃木
主衛
由於不是下沉式廁所。
實在不想抬高地面,物業又不同意改下水管
。於是只有在馬桶固定的基礎上折騰別的布局了。
浴缸又是我的必選項。
原本很想把淋浴區和浴缸放在一起。。
後來實在湊不到一起。
就在進門左手邊放了個淋浴房。
(太醜了不想拍。。我要鑽石型,大白鍋鍋非要扇形)
原本打算在馬桶後面放個壁掛洗衣機。
後來做功課看到壁掛洗衣機的震動問題就取消了。
改成了落地式的兒童洗衣機。(松下那個)
暫時還沒買。
△亂糟糟的主衛
△主衛的壁龕
浴缸靠近馬桶一側做了壁龕,正好包管也在那個方向。
老人房
也是因為開發商的巨大的空調機位。
當時考慮老人房如果床居中放,兩邊的過道只有50左右。
對於年輕人夠了。
對於老人來說比較窄。
所以連接空調機位凹進去那塊做了個飄窗櫃。
老人床靠飄窗櫃放。這樣過道就大多了。
顏色上選了臟粉色~
當時一聽說這是老人房刷臟粉色,項目經理都驚呆了。
床是母後選的,因為有布藝軟包。
媽媽拿了個舊窗簾罩上。。
我趁著雙11買了塊絨質的小桌布罩上去。。
比舊窗簾好看多了。。
遺憾之美……
雖說整個裝潢過程還算比較上心,和大白鍋鍋分工各做各的功課負責不同的范疇。。
但是仍然有些沒有考慮周全或者落坑的地方,軟裝硬裝都有。
所以設計篇後打算總結一番,碎碎的念叨一下。
仍然是分區域一一道來
玄關
1.忘記在正對的鏤空格里留電源,監控和插電的凹造型的小夜燈沒法裝了。現在用的充電的,過段時間就要充一次。。真心不適合我這種懶人。。
2.防盜門毛氈改造顏色沒選對。。因為入戶在一個小陽台上,采光很好。所以中灰色顯得淺了。沒有小臭美眉家的好看。
客餐廳
1.因為沙發當時看樣品是三人位+妃位。本來只想要個三人位直排,但是銷售說價格一樣。。於是,一時沒想明白,硬是把妃位砍成腳踏。最後買的是四人位+腳踏。沙發長了,原本計劃放在旁邊凹造型的邊櫃放不下了。
2.原本是不打算買餐桌的,所以餐廳燈是居中的,沒定位在餐桌中間。。後來又買了餐桌。。。唉。。。
3.忘記給我漂亮的黑板牆備一個洗牆燈了。。
廚房
1.選擇司米櫥櫃,貴就算了。櫃門沒在自然光下看,偏黃偏的厲害。
2.猶豫了半天沒裝窗簾。現在入住發現好不方便,去廚房接個水還得穿得整整齊齊。
客衛&幹區
1.貼磚的時候忘記關注燈線的位置了。。導致後面發現燈線的位置很尷尬。。還不好改了。。
2.浴室櫃鏈接洗衣機的櫃的地方沒有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是聽信了廚櫃設計師所謂的專業建議。見光板和石材無論是厚度還是寬度都不一樣,尷尬。。
3.節省預算換了大理石,不但比石英石薄,還沒有石英石好打理。。
4.沒提前琢磨清楚,多裝了個浴室架。其實本來就有壁龕有窗台有個小的浴室架。 淋浴對面的那個完全用不上。
陽台地台
1.開始為了節省預算,選的1.5倍褶皺的遮光窗簾。。顏色還沒選對,感覺掛上去和那種以前的電腦防塵罩一樣。。後來忍不住還是換掉了。。浪費錢啊。。
兒童房(現在的書房)
1.因為圖好看,在淘寶選的窗簾。質感真心不行,丟了又可惜。早知道在尼達利買那款小碎花的了。。。
△應該買這個
2.連在一起的兩個電腦桌,靠窗戶是我的電腦桌,正對空調風口。一開空調就凍死了,不開又熱。只能安慰自己這個格局是臨時的。。
3.後悔因為預算問題取消窗簾盒
老人房
1.後悔因為預算問題取消窗簾盒,雖然選的是100%遮光窗簾,但是羅馬桿上面依然漏光
主臥
除了窗戶下面的櫃子做高了,其他暫時還沒發現槽點。。
主衛
1.相信大白的眼光,選了個巨醜的淋浴房。。
2.浴室櫃里的電源做漏了。後面加洗衣機還是個麻煩事兒。
3.鏡前燈同客衛。
4.忘記主衛朝西,靠邊沒什麼遮擋,光線很好。。於是即使裝了遮光程度很高的窗簾,也會被主衛從玻璃合金門射出來照在衣帽間門上的光給晃醒。。
寫在最後的總結…
1.選主材的時候記得在自然光下看看顏色
2.不要過分信賴廚/衣櫃設計師,有些生活閱歷還是不夠豐富。還是得自己多上心
3.一切為了省錢而決定的軟裝。。後期很可能會忍不住給換掉。。
4.提前多琢磨布局,以及相應的水路電路,乃至各種開關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