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家裝潢,我爸十分熱衷吸頂燈,按一下開關變一次色那種,手速快點兒,原地蹦迪都是可以的。
如果你家也有過同款,請在心里默默call個1。

圖源:網路
輪到我自己裝潢,包攬了所有和選購相關的活,其他品類挑得得心應手,唯獨在吸頂燈這一塊卡住很久。
大品牌吸頂燈清一色的極簡款式,不適合我家的風格,想要點特色,尋找的過程如同大海撈針。
我就納悶了,這號稱萬能的某寶,還不能讓我挑到一款好看又靠譜的吸頂燈嗎?
今天就跟大家嘮嘮,在選購吸頂燈過程中,我挖掘到的一些乾貨。文末有推薦款式,想看暴力推薦的可以直接滑過去。
在中國家庭,吸頂燈才最香
在住架式的粉絲中,雖然很多人家做了無主燈,但站隊主燈的不在少數。
其實不管是有主燈還是無主燈,照明的核心就是:1、夠亮 2、有層次
有主燈並不意味著要犧牲空間的氛圍感,多點位布燈才是精髓。
關於照明設計的文章我們寫過很多了,大家可以在後台回復「照明」一篇篇看。

圖源:網路
大家喜歡吸頂燈的原因,無非就是:1、擔心層高低 2、好清潔打理 3、省錢又實用
而站在設計的角度,吸頂燈光線柔和均勻,也非常適合小空間和老人、兒童房使用。
同樣,也建議大家搭配其它燈營造層次感。
為什麼罕見好看的吸頂燈?
一方面,很多好看的燈具都是抄的國外設計,但歐美人又對吸頂燈不感冒,既沒歷史傳承也沒適用環境。
像宜家之前也是根本沒有吸頂燈,後來專門針對中國市場設計了幾款。
現在官網上只有31款吸頂燈,是吊燈數量的一半。
圖源:宜家
另一方面,就是大家真的被層高嚇怕了。
吸頂燈一味追求薄!薄!薄!
尤其在LED技術普及後,對薄有執念的,除了岡本杜蕾斯,就是各種款式的吸頂燈了。
但我們反倒覺得,吸頂燈不好看的核心原因,就!是!太!薄!了!
吸頂燈,千萬不要超薄
吸頂燈作為主燈,如果太薄,沒有體積感,很容易hold不住場子。
而當輕薄遇到塑膠材質,那廉價感就沒跑了。
這里也有一部分「聯想」的成分在,因為超薄塑膠吸頂燈便宜,通常是房東首選。
看到這種燈時,自然而然就會讓人有種出租屋的感覺。
同理,很多人不能接受小白磚,也是因為以前很多公廁在用。
看到這種復古馬賽克,條件反射就想到港式茶餐廳。
圖源:網路
所以,我們的建議是:哪怕是吸頂燈,也要刷足存在感。
既然要追求刺激,那就貫徹到底咯,直接把它當裝飾品好了!
至少10cm的厚度,才能帶來視覺上的分量感,並且更容易做出多樣造型。
圖源:網路
如果一定要選超薄吸頂燈,那就得做到下面這種程度才算漂亮。
雖然也是超薄,但是因為面積夠大,看著也不小氣。
如果把它同比例變小,很明顯就露怯了。
圖源:網路
大到什麼程度合適呢?燈具直徑範圍,應該是空間頂面對角線尺寸的1/10到1/8。
簡單整理了一個表格供大家參考,記得功率要和流明一起來看。
燈具直徑
功率(亮度)
適用面積
適用空間
30cm
16W(約1900lm)
4-6m²
陽台/玄關
40cm
26W(約3100lm)
6-10m²
臥室/書房
50cm
42W(約5000lm)
10-15m²
客廳/臥室
60cm
56W(約6700lm)
12-18m²
客廳/臥室
80cm
80W(約9600lm)
18-30m²
客廳/臥室
挑選吸頂燈的雷區
挑吸頂燈的時候,還有以下這些雷區,請大家精準避開不要踩。
1、過於便宜的塑膠燈具
這種廉價吸頂燈用料很差,且不說做工比較劣質,縫隙很大容易進灰。
單說材料質感,看起來就比較hmmmmmm。
如果預算不高,那麼不如選擇布藝、紙質的燈具。
2、帶顏色的超薄吸頂燈
前幾年特別流行帶顏色的超薄吸頂燈,最近輕奢火了,又要給燈鑲金邊。
這種造型比較尷尬,看起來平平無奇,又讓人很難不去注意到它。
關鍵是,買回來真的很難搭。
除非像下圖(沒錯又是這張圖),天花板、牆面上也有大面積顏色呼應,氛圍感立馬足了。
不信的話,我們把這張圖的天花板換成白色,是不是就少了點兒味道?
圖源:網路
「新中式吸頂燈」也是這種造型的重災區,以為花里胡哨加一圈木格子,就能直抵中式的靈魂了麼?大no特no!
圖源:網路
3、易翻車的獵奇造型
雖然我們說主燈要有存在感,但千萬不要選一些獵奇造型。
獵奇是選燈乃至整個裝潢的大忌,為了「標新立異」而翻車的例子真不少。
比如下面這種吸頂燈,一圈圈年輪看著就直眼暈。
圖源:網路
看下半部分是高級現代風,抬頭一看,樹上結仙桃。
等比縮小,就是奶奶九十大壽的蛋糕。
圖源:網路
家里想走極簡風,老老實實做無主燈設計吧,或者選存在感弱的智能吸頂燈。
如果想做新中式,你很容易會搜到類似這種魚兒嬉戲、彩雲戴月的東西……
圖源:網路
兒童家具也是家居審美重災區,品牌和家長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視角,以為孩子會喜歡這種所謂「天真爛漫」的設計。
但實際上這些奇形怪狀的吸頂燈,只能拉低你家的顏值,並且很不利於培養孩子的審美。
圖源:網路
從造型上來說,圓形、橢圓形好過方形,帶有線條變化或裝飾的方形,好於什麼也沒有的方形。
天花板已經是橫平豎直了,吸頂燈再選個規規矩矩的,空間的整體觀感就會顯得呆板。
如果非方形不可,下面這種立體方形組合就不錯,但主要得看家里線條感夠不夠。
圖源:網路
4、冷光和變色吸頂燈
且不說我們(包括國家規範)不推薦色溫超過4000K的冷白光線,冷白光搭配上白色的吸頂燈,絕對會讓整個家都冷冰冰的。
而那種三色可調,開關一次就改變色溫的變色吸頂燈,更是雷區中的雷區。
且不說,每次都要連按三下,才能調到自己喜歡的光線,主要是平常待在家,你需要別的色溫的時刻,真的非常非常少。
而且這種變色燈的顯色性一般都很差,價格還比普通的燈貴。
還是無差別的建議大家選擇色溫2700K~3000K。
不積灰,又要美!
常見的吸頂燈都是整個扣在天花板上的,自然不積灰,但如果你想要其他的造型,建議大家這麼選。
首先,將視野拓寬,把短臂吊燈納入選項,它介於吸頂燈和吊燈之間,有一定高度,頂部不會抵住天花板。
底座和燈具之間會有段短短的支架(不是燈線)。
既避免了大家擔心的吊燈壓層高的問題,又有一定的裝飾性。
圖源:網路
底座緊緊貼在天花板上的燈,造型呈鐘型、瀑布型或球形,總之就是以豎向結構為主,且線條流暢的,絕對不會落灰。
圖源:網路
橫向結構沒有太多平面,僅有一些線條的燈,像這盞Globen Lighting的Ray Ceiling Light。
圖源:Globen Lighting
還有下面這盞草帽燈,都是細線條,不容易積灰。
原本它是吊燈,但這麼做也不難看。
圖源:網路
這款吸頂燈橫著的平面是鏤空的,自然也不會落灰。
圖源:住架式超級家居MALL實拍 泰昌陽光吸頂燈
而像下面這種結構,簡直是接灰神器。
咱也不知道設計師怎麼想的,反正我是很難接受。
圖源:網路
最後,要挑燈罩和底座緊密貼合的款式,沒有開口縫隙,避免里面進灰和小蟲子。
幾塊、十幾塊的塑膠吸頂燈,縫隙很大,就非常容易有蟲子飛進去。
圖源:住架式自攝
根據風格搭配材質
想要吸頂燈和環境高度匹配,可以從材質來看。
現在市面上最常見的吸頂燈材質是兩大陣營。
一是質地輕盈、造型方便、價格相對低一些的材質,比如亞克力(PMMA)、塑膠(PVC)、熱塑性樹脂(PE),更推薦透光好且均勻的亞克力材質。
這些材質的燈多為白色,靠譜、百搭。如果你家無所謂風格,可以放心大膽用。
比如下面這種造型圓潤、有向心感的燈,適合配色淺淡、氛圍柔和的空間。
圖源:網路
同樣是輕盈材質的紙燈,放在新中式、日式風、侘寂風的家里完全不違和。
還有更為特別的布藝、草編、竹編燈罩,適合近幾年流行的大地風。
圖源:網路
另外一種是質地厚重的金屬材質,近幾年最火的是黃銅。
自帶耀眼特質,放在家中妥妥一視覺重點。
一般都是黃銅做底座,玻璃做燈罩。
圖源:網路
透明玻璃和蛋白石玻璃,前者有很多花樣,磨砂、條紋、裂紋、水波紋,手工吹制比機制的質感更好;
後者無論是樣子,還是散發的光線都更溫柔,兩者都適合復古風、輕奢風、美式和法式。
注意選行業標準H65的全銅材質,減少生銹、褪色的可能。
圖源:網路
除了黃銅,鐵、鋼之類的材質更小眾了,但如果你家是工業風或是MCM風,也不妨嘗試一下,以此來強調太空感、宇宙感。
當然,上面的材質都只是建議,具體還得跟著自己家的調性走。
比如我家玄關區域,就是配合地面,挑了一款水泥材質的吸頂燈。
想要強調整體風格,就用燈具材質呼應家中的其他軟裝,準沒錯。
圖源:住架式自攝
暴力推薦
下面為大家推薦一些與常見風格適配的吸頂燈(無廣,且只推薦款式)。排在前兩位的是我家自用款。
長樂吸頂燈©️淡光燈具
▼
水泥吸頂燈©️本土創造BENTU
▼
索爾克林黃銅玻璃燈©️宜家
▼
簡約吸頂燈©️泰昌陽光
▼
雲朵吸頂燈©️月影燈飾
▼
里斯比恩紙質吸頂燈©️宜家
▼
簡約吸頂燈©️光印
▼
金屬玻璃吸頂燈©️拾光picking up the light
▼
金屬飛碟燈©️爵睿燈飾旗艦店
▼
今天就聊到這里,喜歡的朋友可以點個【讚】支持一下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