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裝潢

智能家居行業研究報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正文

智能家居行業研究報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指尖日報 家居裝潢

  智能家居的發展從單品走向全屋,是一個長期過程

  1-1 智能家居是對傳統家居的智能升級,可分為六大類

  智能家居,顧名思義就是智能的家居產品,是對傳統家居的智能換代。具體而言,智能家居的理念是以住宅為平臺,綜合利用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技術將家居生活有關設備升級並集成,使其具有集中管理、遠程控制、互聯互通、自主學習等功能,為住戶創造便捷、舒適、健康、安全、環保的智能居住環境。以產品設備特點作為依據,大致可將智能家居單品分為六大類:智能大家電、智能小家電、智能家庭安防、智能連接控制、智能光感、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其中,智能大家電指輸出功率或機身體積較大的智能家電,主要包括「智能電視、智能冰空洗、智能廚房大電器」三類;除上述三類外的智能家電通常屬於智能小家電,其輸出功率或機身體積較小。

  圖1:智能家居單品分類

智能家居行業研究報告——行而不輟,未來可期-指尖日報 家居裝潢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1-2 國內智能家居市場空間未來將達萬億,不同品類之間差異較大

  由於智能家居相比傳統家居具備諸多優勢,行業總體將長期保持中高速增長。據Statista數據和億歐智庫的整理測算,2017年智能家居的市場規模為2500億元,預計2020年達到4354億元,2025年將突破800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5.8%,未來將是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

  圖2:2017-2025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Statista、億歐智庫、招商銀行研究院

  更細分來看,智能家居的不同品類市場規模差異很大。以2019年的國內市場為例,規模最大的智能大家電市場規模達到了2450億元,占比達到65.7%,而智能光感的市場空間僅為99億元,占比2.7%。

  圖3: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各細分品類的市場規模及占比(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Statista、招商銀行研究院

  1-3 智能家居根據發展特性可分為成長期、成熟期和待觀察三類

  不同智能家居品類具備不同發展特性,為更好分析,我們從市場規模、滲透率、用戶需求度等方面對各單品的發展階段和潛力進行綜合評估,將其劃分為成長期、成熟期和待觀察三類。● 成長期的智能家居具備的核心特點是滲透率較低且用戶需求較大,因此這些品類存在很強市場驅動力,未來一段時間將保持中高速增長。由於這些品類滲透率低,從表征來看當前的市場規模一般較小,典型的如智能家庭安防,其市場規模雖隻占智能家居總市場規模的5%,但IDC報告顯示「安防或安全」 是用戶對智能家居應用的首選,是典型處於成長期的品類。● 成熟期的智能家居具備的核心特點是用戶需求明確但滲透率已經較高,市場規模相對穩定。由於這些品類滲透率高,往往呈現市場規模較大的特點。典型的如智能大家電,2020年智能電視的銷售滲透率已經達到59%,市場銷量延續幾年保持穩定。● 待觀察的智能家居具備的核心特點是市場規模較小,且需求剛性不強,導致這類產品的長期發展不確定性較大,還需進一步觀察。典型的就是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市場主要集中在前裝智能電水表產品,其需求來源主要是長短租公寓以及部分精裝一手房,未來需求不確定性較大。當前市場規模也僅為78億元,占智能家居整體的2.1% 。下表是我們對智能家居主要品類發展特性的分析,其中部分品類如智能小家電由於單品較多,可能會橫跨多個發展期。

  表1:具備不同發展特性的智能家居品類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1-4 智能家居單品成熟後全屋智能是未來方向,消費升級是長期驅動力

  全屋智能指的是,房屋中具備豐富可擴展的全品類智能設備、高速無縫的網路,通過中控系統自動對設備的數據實時獲取並計算決策,使得房屋成為一個智能整體,給用戶帶來沉浸式、個性化的居家智慧體驗。

  圖4:全屋智能、互聯互通的概念圖

  資料來源:施耐德電氣、招商銀行研究院

  近年來行業熱點多在智能家居單品,未來待單品成熟後,隨著物聯網路的發展,行業將朝著全屋智能的方向不斷金華,這背後的長期推進因素在於國民收入提高導致的消費升級。消費升級的核心驅動在於人均收入增長,隨著國內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提升,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2017年我國的恩格爾系數已低於30%,根據聯合國標準屬於富足區間。富足區間的居民時間更加寶貴,對精神享受的消費需求更高,全屋智能的實現將節省家居勞力的時間,並可大幅提升居住的整體精神愉悅。埃森哲數據顯示,智能家居是消費者對人工智慧落地最期待的領域,消費升級將推進全屋智能的長期發展。

  圖5:2014-2019年中國恩格爾系數走勢(單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6:人工智慧最被消費者期待的應用領域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埃森哲、招商銀行研究院

  智能家庭安防、智能光感、部分智能小家電處於成長期,增速較高

  2-1 智能家庭安防的消費者需求最高,智能門鎖是典型單品

  對於安全的需求最直擊人心,智能家庭安防因為其能保障用戶居住安全的功能特點,已成為用戶對智能家居的第一需求。CSHIA Research的《2020中國智能家居生態發展白皮書》顯示,用戶對智能安防的需求度超過90%,在所有智能家居品類中排名第一。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消費水平的逐年提高和消費結構的逐步升級,用戶對其的需求還將不斷增大,智能家庭安防將成為智能家居增長的最強動力。智能家庭安防品類主要包括了智能門鎖、智能照相頭、智能貓眼、門窗檢測器等單品。其中,用戶對智能門鎖的使用頻率最高,是我們重點討論的對象。從現有的智能家居市場來看,用戶對智能門鎖的使用頻率位居所有單品的第二,高達18.14%,其他智能家庭安防單品的用戶普及度相對較小。

  圖7:中國智能家居各單品的用戶需求度統計(單位:%)

  資料來源:CSHIA Research、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8:中國智能家居各單品目前使用頻率(單位:%)

  資料來源:CSHIA Research、招商銀行研究院

  智能門鎖經過幾年發展,已經具備較大產業規模。ICA聯盟發布的《2019中國智能鎖應用與產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門鎖的產量約1430萬套,需求量約1500萬套,預測2020年我國智能門鎖的需求量達3200萬套,產量可達近3500萬套。智能門鎖上遊產品供給不斷突破,下遊用戶需求不斷攀升,已成為智能家居最亮眼的場景之一。目前中國智能門鎖的市場滲透率相較於日本、韓國仍然很低,發展空間巨大。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全球智能門鎖滲透率最高的是韓國,高達75%左右;其次是日本和歐美國家,滲透率分別約40%和15%;國內智能門鎖的滲透率僅為7%,一二線城市的滲透率將近10%,而西北及東北地區相對更低。隨著居民消費升級和用戶需求增加,我國智能門鎖的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未來行業發展空間仍較大。

  圖9:2015-2020年中國智能門鎖產量及需求量(單位:萬套)

  資料來源:ICA聯盟、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10:2019年各國智能門鎖市場滲透率(單位:%)

  資料來源:AVC、招商銀行研究院

  智能門鎖的應用可以分為公寓酒店和居民家庭兩大應用場景。針對這兩類場景眾多新老玩家積極參與,據統計2020年國內智能門鎖行業參與者達到1600多家。為了便於分析,我們將國內智能門鎖參與者分成五大類,分別是智能家居生態鏈、互聯網品牌、專業鎖具、安防巨頭以及家電電子類廠商。這幾類廠商具備不同的競爭特性,其中:● 智能家居生態鏈公司是規模較大在整個生態鏈有完善布局的公司,典型的如小米、歐瑞博,這類公司的優勢在軟體能力、線上渠道、品牌。● 互聯網企業指的是較為初創,以互聯網思路主打智能門鎖單品的公司,典型的如雲丁科技、果加等,這類公司的優勢在軟體能力、線上渠道;劣勢在於生產工藝、線下渠道。● 專業鎖具制造商如德施曼、凱迪仕的優勢是生產工藝、線下渠道、品牌;劣勢在於軟體能力、線上渠道。● 安防巨頭如海康、大華等,優勢在於工程渠道,通過與房產商直接接洽,提供安防並預裝門鎖。● 家電電子類廠商如美的、TCL等,優勢在品牌、渠道。這五類玩家中,我們認為智能家居生態鏈企業的競爭力最強,其次是互聯網以及專業鎖具廠商。在公寓酒店場景下,一體化的SaaS系統非常重要,因為該場景需要對所有門鎖統一調度、靈活分配,同時SaaS的更換成本高,用戶黏性強。而智能家居生態鏈和互聯網廠商的軟體能力則具備明顯的優勢,能提供一套完整SaaS系統,導致目前在公寓酒店場景上,這兩類廠商如雲丁科技、歐瑞博等的優勢明顯。而在居民家庭場景下,普通消費者更重視的是品牌力以及鎖具生產制造能力,因此生態鏈企業和專業鎖具廠更具優勢。生態鏈企業由於智能家居產品齊全,品牌效應最為強大。典型的如小米,在品牌力和高性價比的雙重加持下,占據了大量市場,據洛圖科技統計,2020年小米的智能門鎖銷量占國內的30%。專業鎖具廠中,德施曼和凱迪仕作為較早布局智能門鎖領域的企業,具備先發優勢和較高的知名度,2020年銷量也占國內的7%左右。所以綜合來看,智能家居生態鏈企業在公寓酒店和居民家庭兩類場景下,都具備競爭優勢,而互聯網以及專業鎖具廠商各自的優勢領域相對單一,分別在公寓酒店和居民家庭場景。因此,我們認為在智能門鎖行業,智能家居生態鏈企業的競爭力最強,其次是互聯網以及專業鎖具廠商。

  表2:不同類型智能門鎖企業及競爭力分析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2-2 智能光感對傳統光感有巨大替代潛力,將在全屋智能推進下持續發展

  智能光感主要包括智能照明和智能窗簾,當前市場規模較小,2019年僅為99億元。市場規模小是因為燈具和窗簾安裝拆卸較為困難,裝潢後的改動較少,所以較難爆發式增長,但由於智能光感相比傳統光感進步明顯,消費體驗良好,對全屋智能意義重大,近年來也保持了較快增長。展望未來,智能光感將在全屋智能推進下持續發展。2019年,我國照明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6000億元,但智能照明的市場規模僅為幾十億元。

  圖11:2013-2019年中國照明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華經產業研究、招商銀行研究院

  需求角度智能照明可以在操控便捷性、照明光效、照明個性化、節能環保等多方面為消費者帶來核心價值;供給角度隨著5G商用以及智能家居整體的發展,公寓酒店、舊樓翻新、新房精裝、智慧社區等的建設都將給智能照明的發展帶來推進力,未來傳統照明的智能化滲透率將持續提高。市場競爭格局方面,傳統照明企業品牌效應明顯,小米是攪局者。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智能照明品牌中受經銷商和消費者歡迎前三的是歐普照明、小米Yeelight和雷士照明,且明顯領先其他企業,這說明傳統照明企業在智能化方面積極布局,除小米外的互聯網品牌市場優勢不大。

  圖12:最受經銷商和消費者歡迎的智能照明品牌喜愛度(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招商銀行研究院

  2019年我國窗簾行業的市場規模預計已達690億元,智能窗簾的規模相比窗簾行業整體來說還很小。隨著5G+AIoT的技術演進,地產智能化項目加速應用落地,窗簾行業的智能升級也將長期持續。CSHIA Research的數據預測,中國智能窗簾將在近幾年維持30%以上的增長。

  圖13:2016-2021年中國智能窗簾銷量預測(單位:萬套)

  資料來源:CSHIA Research、招商銀行研究院

  2-3 智能小家電單品眾多,洗碗機處於成長期

  除「電視、冰空洗、廚房大電器」這三大類外的家用電器一般都屬於小家電,因此智能小家電的單品眾多,具備不同發展特性,既有成長期也有成熟期的產品。其中處於成長期的典型單品是洗碗機。洗碗機當前在國內的滲透率還很低,中國產業資訊網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洗碗機的滲透率僅在5%左右,遠低於歐美髮達國家65%左右的滲透率,亞洲國家中日本的洗碗機滲透率也達到了30%。

  圖14:2018年各國洗碗機市場滲透率(單位:%)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資訊網、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15:洗碗機洗碗和人工洗碗效果對比

  資料來源:中國家用電器質量監督查驗中心、招商銀行研究院

  雖然我國洗碗機滲透率較低,但未來有望在消費年輕化趨勢的推進下,實現較快增長。天貓數據顯示,年貨節中90後用戶的下單比例超60%,已成為消費主力軍。90後相比於上一代人,更能接受新科技產品,也更不願從事家務勞力,對洗碗機的接受程度和消費意願明顯更高。據奧維雲網(AVC)的統計數據,2020年我國洗碗機零售量已達191.9萬臺,同比提升了31%,年銷售額接近百億元量級。隨著未來消費人群不斷向90後和00後轉移,以及洗碗機潔淨度和除菌率的不斷提升,國內的洗碗機市場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由於處於成長期且進入門檻不高,當前洗碗機行業參與者眾多,但龍頭效應較為明顯,中小廠家面臨很大競爭壓力。中怡康的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洗碗機的品牌總數達到122個,相比2017年的59個超過兩倍。

  圖16:國內洗碗機品牌數量

  資料來源:中怡康、招商銀行研究院

  盡管洗碗機廠家的數量在不斷增長,但行業龍頭的競爭優勢非常明顯,奧維雲網數據顯示,西門子和美的這兩家企業占據了行業超過50%的市場份額,同時市占率還在小幅提升。

  圖17:線上洗碗機銷量品牌占比(內20,外21)

  資料來源:奧維雲網、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18:線下洗碗機銷量品牌占比(內20,外21)

  資料來源:奧維雲網、招商銀行研究院

  這背後的原因可能是消費者對於洗碗機洗滌效果非常重視,因此品牌和產品品質會十分影響消費決策,龍頭企業將較長期占據市場的大部分市場。

  智能大家電、部分智能小家電、智能連接控制目前相對成熟,增速平穩

  3-1 智能大家電市場規模最大,新興廠商對傳統廠商的擠出效應明顯

  智能大家電發展較早,目前已進入平穩期,典型的就是智能電視。IDC數據顯示,2016~2019年,智能電視的銷量平穩,均保持在4500萬臺左右。奧維互聯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彩電市場中,智能電視份額已達到50%;同時根據新華社數據,2020年,智能電視出貨量滲透率達到90%以上。這些數據都表明,國內智能電視發展已進入平穩期。

  圖19:2016-2019年中國智能電視激活數量及同比變化(單位:萬臺,%)

  資料來源:奧維互娛、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20:2019年中國各地區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單位:%)

  資料來源:奧維互娛、招商銀行研究院

  智能電視的主要玩家,除了傳統廠商外,還有以小米為代表的新興玩家。小米官方數據顯示,小米電視2019年出貨量已經突破1000萬臺,而2020年全年保持了延續七個季度的銷量中國大陸第一,並進入全球前五。奧維互娛數據顯示,新興玩家的智能電視增速領先,對傳統廠商的擠出效應明顯。從市場銷量來看,新興廠商的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12.5%增長至2019年的15.0%,國內外傳統品牌的占比均有所下降。隨著智能化程度深化,新興廠家的整體智能、SaaS、AI等能力將更重要, 傳統電視廠商的壓力可能會更大,擠出效應可能更明顯。

  圖21:中國電視市場份額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奧維互娛、招商銀行研究院

  表3:2019年中國智能電視廠商各陣營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奧維互娛、招商銀行研究院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兩年推出的智慧屏成為了智能電視消費領域的新趨勢。「智慧屏」概念由華為於2019年首次提出,隨後創維、TCL、長虹、康佳、榮耀、海爾等超過20個品牌商均推出了智慧屏產品,其主要優勢是可實現智慧屏、手機以及其他智能家居設備的無縫鏈接。在智慧屏領域,華為、小米等新興玩家會更具備競爭優勢。

  圖22:智慧屏開啟TV產業創新演進新時代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未來隨著智慧屏的發展,新興廠家有望憑借技術優勢繼續擠占傳統品牌的市場份額。

  3-2 智能小家電中掃地機器人是典型的成熟期單品

  智能小家電中部分明星單品經過幾年的紅利期後增速趨於穩定,典型案例是掃地機器人。2019年之前,掃地機器人是清潔電器中增長最快的品類,增速長期高於40%。但2019年景為了行業的分水嶺,行業增速由前一年的40%迅速下降到了-9%,主要原因是掃地機器人快速普及後滲透率迅速提高,產品層面也缺乏顛覆性的技術創新。央視數據顯示,受疫情期間宅經濟爆發的影響,2020年掃地機器人的銷量有些許回升。但短中期若在技術上不能實現「視覺導航」、「自我感知」、「主動服務」等方面的變革性突破,掃地機器人市場很難再出現爆發式增長。

  圖23:2013-2019年中國掃地機器人銷量及同比變化(單位:萬臺,%)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24:2013-2019年中國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及同比變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招商銀行研究院

  目前掃地機器人行業的競爭格局已經相對穩定,傳統掃地機器人起家的科沃斯仍占絕對優勢,2018年和2019年市場份額均為42%左右。小米、石頭、美的2019年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11%、4%,相比2018年均有所提升。

  圖25:2018和2019年中國掃地機器人各品牌市場份額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中國產業資訊、招商銀行研究院

  3-3 智能連接控制完成初級階段布局,市場趨於穩定

  智能連接控制主要包括智能音箱、智能路由器、智能網關等,其可實現對其他智能家居設備的連接和控制。其中,最受關註的當屬智能音箱。在經歷了前期快速增長後,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進入平穩期,競爭格局也逐步穩定。IDC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總出貨量達到4589萬臺,同比增長109.7%,延續了之前的快速上漲勢頭,但2020年出貨量僅為3676萬臺,下滑19.9%。此次下滑主要受疫情、渠道調整和應用場景有限等方面的影響,考慮當前市場已經達到了幾千萬的量級,銷量未來上漲的空間不大。市場結構來看,龍頭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IDC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智能音箱市場阿裡巴巴、百度和小米的合計出貨量占比超過90%,2020年這個數字進一步上升到了95%。

  圖26:2018-2020年中國智能音箱出貨量(單位:萬臺)

  資料來源:IDC、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27: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各品牌市場份額占比(單位:%)

  資料來源:IDC、招商銀行研究院

  不過智能連接控制當前還處於初級階段,未來隨著全屋智能的發展,可能會有更多新的單品出現,具體發展尚待觀察。

  全屋智能是終極目標,小米、華為、歐瑞博是主要玩家

  4-1 目前智能家居實現了單品物聯,全屋智能處於發展初期

  我們總結了從2000年開始,國內智能家居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分成以下四個階段:1) 智能家居雛形階段(2000~2010):這個階段廠家主要實現的是設備的自動運行,典型的如家電、窗簾、車庫門等設備的自動管理,接收指令並自動運作,減少用戶勞力量,智能性很低。 2) 智能家居單品階段(2011~2016):這個階段一些智能家居單品逐步湧現,典型的如智能電視、智能門鎖、智能照明等,廠家聚焦細分品類產品的智能化,但產品的互聯互通能力很弱。3) 單品物聯階段(2017年起):這個階段隨著單品智能程度的提升、品類的增加以及通訊技術的進步,廠家開始更關註不同品類之間的互聯互通,智能連接控制類產品迅速爆發,典型的如智能音箱以及智慧屏。4) 全屋智能階段(2021年起):這個階段的核心特點是軟硬件配合和一體化,標誌性事件是華為鴻蒙以及Googlefuchisa操作系統在2021年6月的同步發布。這兩個系統的核心發力點均是物聯網,而軟體生態的逐步完善,標誌全屋智能的發展真正開始起步。

  圖28:智能家居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4-2 全屋智能實現是長期過程,但將是確定性趨勢

  物聯網操作系統的發布並不代表全屋智能將馬上到來,全屋智能的發展當前受到三大因素的限制:● 智能家居不同單品差異大,標準不統一:智能家居當前還處於發展期,單品種類多,發展階段也各不相同,導致不同單品、品牌之間的硬件標準、通訊協議等常常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品牌和單品之間的兼容性較差,採用統一操作系統的全面互聯尚需時日。● 無線充電技術尚不成熟:全屋智能的實現需要單個住宅內有足夠多的物聯網設備,而物聯網設備都需要電力的支撐,因此智能房屋相比傳統住宅的用電設備數量將成倍增加。如果採用有線充電的方式,智能房屋對布線和插頭的需求也將成倍增加,且將帶來線頭繁多、觸電危險、設備改動困難等諸多問題,將阻礙消費者採用全屋智能的熱情。無線充電可以很好解決有線的問題,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離智能房屋的要求還很遠。● 人機交互能力有待提升:全屋智能時代,房屋中將存在多種類型、數量眾多的智能家居設備。這些設備形態各異、功能繁雜,如果採用傳統的按鈕遙控等方式,操作設備本身就將成為一個繁重的工作,和智能化的目的各走各路。當前業界採用較多的是語音或者手機APP交互,但往往是針對單個設備,若要達到全屋智能,還需在分析用戶個人數據、理解用戶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實現多設備聯動、手勢交互、跨螢幕交互等更多智能且主動的交互模式。這些限制因素會導致全屋智能在短中期並不會迅速實現,將會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但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限制因素未來不斷改善的確定性很高:● 國家政策為標準的統一提供了核心助力:智能家居作為物聯網領域的朝陽產業,從2012年開始寫進國家五年規劃,政策支持一以貫之。近幾年隨著行業的發展,政策層面越來越強調對於標準的規范和統一。2018年2月,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正式發布了《物聯網智能家居數據和設備編碼》等三項國家標準;2020年12月,相幹部門又發布了《物聯網智能家居設計內容及要求》等兩項國家標準。隨著智能家居相幹國家標準的不斷發布,智能家居相幹的硬件以及通訊等標準將逐步統一。● 無線充電技術是市場熱點,行業巨頭著力推進:2017年9月蘋果發布了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產品,後續幾年也不斷研發相幹新品。國內廠家隨後也接力積極研發,其中小米和OPPO均取得顯著進展,不斷推出50W、65W等無線快充技術,從數據上領先於蘋果。2021年1月29日,小米正式發布隔空充電技術,實現了方圓數米內5W的遠距離充電。無線充電能力是物聯網時代的基礎保障,巨頭的持續投入,將推進無線充電技術的持續進步。● AI、邊緣計算、5G的發展將為人機交互提供基礎保障:實現智能人機交互的關鍵在於算法、算力以及通訊能力。AI、邊緣計算、5G技術未來幾年都將處於發展期,分別促進了算法、算力以及通訊能力的進步,為更智能的人機交互提供了基礎保障。

  表4:智能家居領域三類關鍵基礎技術應用解讀

  資料來源:招商銀行研究院

  因此綜合來看,全屋智能發展的三大限制因素,將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裡,逐步確定性改善,全屋智能的到來,是一個長期確定性趨勢。

  4-3 國內智能家居走在全球前列,小米、華為、歐瑞博具備領先優勢

  國內智能家居的發展目前走在了全球前列,技術層面中國智能家居專利數量從2014年開始快速增長,到2019年專利總量累計45695件,其中發明專利28931件,占比63.3%,專利數量已經全球第一。

  圖29:2010-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專利申請數量(單位:件)

  資料來源:Soopat、招商銀行研究院

  圖30: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專利類型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Soopat、招商銀行研究院

  產業層面,國內的智能家居企業數量也非常龐大,天嚴查數據顯示,2020年6月我國有13.3萬家經營範圍包含「智能通訊、智能家電、智能家居、智能家裝」的企業,且其中狀態為正常經營的占比為87.39%,且2020年上半年新增智能家居企業數量達到11302家。在這樣巨大的產業基數下,國內逐步產生了一些智能家居領域的領先企業,典型的是小米、華為和歐瑞博。小米、華為的業務重點是C端市場,戰略類似但發展模式有差異。小米和華為都是具備很強研發能力和創新基因的消費電子巨頭,物聯網是其未來核心發展戰略,其中智能家居是其中重要一環。從產業布局來說,小米、華為均朝著建立物聯網生態系統,實現全屋智能的方向而推進,但在具體發展模式上,具備一定的差異性:

  ● 小米的發展模式是通過參股投資智能家居細分品類的優秀新興公司,打造小米生態鏈,通過單品序列的不斷完善,最終完成全屋智能的打造。其生態鏈雖然對第三方公司開放,但其主要參與者都是小米系企業,小米對生態鏈整體的控制力更強。

  ● 華為的發展模式是通過自主研發,打造完整的分布式物聯網操作系統,集成其在通訊能力領域的優勢,打造HiLink智能家居開發者平臺,更多利用第三方的力量,歡迎智能家居領域的所有玩家加入華為系統,共建生態。不僅包括新興企業,還包括傳統廠商如美的、長虹、格蘭仕、歐普等。這兩種模式都有其各自競爭優勢,而智能家居市場很大,未來在這個領域小米和華為大概率會發展共存,具體發展情況和特性還需不斷跟蹤觀察。和小米、華為不同,歐瑞博主打B端市場。智能家居領域B端指的是房地產開發及其相幹上下遊企業,歐瑞博從2017年開始主推全屋智能概念,其主要客戶正是招商、恒大、碧桂園等龍頭房企以及花樣年等房地產服務商。由於其以全屋智能理念,打造整體交付方案,契合了高端住宅的需求,近年在B端市場獲得了營收連年100%以上的增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為進一步合作,地產類企業積極入股歐瑞博,其中恒大、美的置業是股份比例前五的重要股東。展望未來,歐瑞博在B端市場的競爭優勢將長期持續。

Related posts

重慶再次湧現一流遊戲工作室,神作《戴森球計劃》排進前三位

decoration

【親子宅設計精選】小戶型這樣打造留白,房間看起來既簡單又高級

decoration

>成都太太曬出89㎡小家走紅,全屋溫馨實用,網友:這才是優質設計成都太太曬出89㎡小家走紅,全屋溫馨實用,網友:這才是優質設計

decoration

>​5萬裝修對比50萬裝修,同樣的戶型,錢都花到哪里了?​5萬裝潢對比50萬裝潢,同樣的戶型,錢都花到哪里了?

decoration

兒童空間設計青宸設計 分享丨一座充滿童趣的建築設計,讓兒童不再抗拒的醫院

decoration

兒童房室內設計兒童娛樂空間怎麼設計?看這篇文章就行

dec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