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家,是一個來自深圳的三口之家,層高4.4米80m²的復式空間。
知行合一設計
戶型:兩室一廳一廚兩衛
使用面積:80㎡
花費:25萬元(不含電器)
位置:廣東 深圳
對於理想中的家,Y女士希望簡約舒適,陽光充足布滿綠植,全屋通透有趣。
有合理的動線和功能劃分,全開放餐廚一體和互動性強的島台,擁有第二個廁所和浪漫泡澡夢。
原始戶型圖
原始戶型存在的缺陷:
1、由於是頂層loft,存在超多無法避免的承重梁。
2、原有是非下沉式的普通廁所,管道位置已經固定死,後期管道不好改布局。
3、洗手間排污管和通氣管占用有限空間。
4、廚房在洗手間和陽台過道間,夾縫中生存十分擁擠。
改造需求:
習慣了定期斷舍離的生活方式,雖然是有娃家庭卻令人羨慕,毫無過多雜物的頭禿煩惱。
Y女士並不屬於蜜汁熱愛櫃子星人,不想家里設計太多整面牆櫃。
對於喜歡喝茶的先生而來,希望有一個禪意寧靜的喝茶會友專屬空間。
設計改造後的亮點:
1、一樓設計日本典型的洄遊動線,增強視覺延伸。
2、玄關區隱藏一個可移動兒童房,靈活有趣。
3、設計師利用角落空間特點,做出了可以島台多用的餐廚一體。
4、通過改管移位,將外露管道重新整理,減少管道占用有限空間。
玄關
入戶處白色通頂玄關櫃,鞋櫃兼儲物功能,滿足全家收納。
上面收納生活用品和雜物,下面是活動層板組成的鞋櫃,櫃內留有80cm高度放行李箱剛剛好。
玄關區留有1米左右的過道空間,適合大採購回來雜物的臨時放置,和客人物品的擺放。
中間壁龕處隨手擺放日常出門常用的小物件,玄關櫃底部懸空20cm,擺放通勤鞋和居家拖鞋。
這里強烈推薦下,設計師在櫃子底部預留插座,屋主的小米掃地機器人在這里充電非常節省空間。
設計師從玄關處起始,利用戶型構造特點,在一樓設計了日本典型的洄遊動線。
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環形動線,將家里大大小小空間串聯在一起,顯得整個空間布局通透有趣。
進門處向左走,經過一樓兒童房、可以直接上二樓的屋主動線,向右走是訪客路線。
但不管向哪邊走,最終都可以到達一樓生活起居互動區。
兒童房
最令我驚喜的是,Y女士家玄關區別有洞天,後面隱藏著一個小小空間。
在搭樓板時預留位置,利用有緩沖作用的活動吊門,竟然做成了一個可移動兒童房。
Y女士特別驚喜:「朋友來家里做客,最喜歡的就是這個兒童房。」
整個兒童房可以隨時推移,當兒童房向靠近玄關櫃方向推移時,可以為客廳增加不少會客空間。
寬度1米的雙層兒童木床,床下懸空30cm放置孩子玩具和常用的小物件剛剛好。
設計師利用製作床體時多出來的松木板,在床的內側加了一長條置物板用來放置水杯和小擺件。
這個暖光色調打造的溫馨小空間,簡直是孩子幸福居住的理想生活空間。
這里可以看到,Y女士家入戶大門採用的是帶通風窗的門中門,增加空氣對流輸入新鮮空氣。
客廳
大方向確定了客廳整體採用柔和淺色系,搭配歡快色調的元素點綴。
主體沙發和大尺寸藝術感裝飾畫,全部與牆色明度一致的莫蘭迪風格。
拿不準牆面顏色,選大白牆是最省心百搭的,選一些低飽和低明度的米色和藕色是最討巧的都不會出錯。
大型綠植帶入新鮮活力氣息的同時,遮·醜·好·物。
Y女士這株鶴望蘭後面,把平時不常用的梯子和各種工具統統藏起來。
金屬質感的香檳金茶幾點綴,有著極大的包容性,能提升不同質感相互融合的精致感。
用金屬色打造空間,不宜過多,作為空間的點綴色存在才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茶幾特別選用輕便可靈活移動的款式,方便客廳隨時變成孩子的大型玩樂區。
沙發與單人椅的對坐擺放,增強家人之間或親子之間的互動性。
整屋採用了掛式空調,一方面可以少做天花吊頂,另一方面刷上牆漆顏色的空調與空間融為一體完全不顯突兀。
空調是安裝好後,刷的大荷水性漆,弱化空調存在感同時,並不會給正常使用造成任何影響。
客廳摒棄電視,在兩個單人座椅之間,剛好可以擺放一個堅果投影儀。
屋主家沒有購買幕布的打算,直接把沙發背景牆留白,當幕布用一樣是視覺效果非常爽。
由於房型是西南朝向,位於西曬面,因此玻璃窗採用了中空LOW-E隔熱玻璃。
針對夏季的高溫防曬,每個窗戶還都額外增加了蜂巢隔熱卷簾,香檳銀遮光布+白紗的雙層設計,與整個空間色調做了呼應。
Y女士家保留了4.4米挑高空間的通透感,客廳採用無主燈設計,各個空間隔而不斷。
兩側沙發座椅處增加落地補充照明燈,簡約氣質更是居家點綴元素之一。
疊放的收納皮箱和宜家收納盒,用來做邊幾也很有北歐風的味道。
客廳施工過程花絮
餐廚一體
原本廚房在洗手間和陽台過道間,非常狹小。
為了做到屋主擁有島台廚房的小夢想,設計師利用角落空間特點,做出了可以島台多用的餐廚一體。
地面選用石塑地板,台面選用耐磨防污硬度高的啞光白人造石,邊緣內凹留有17cm位置坐下來可以放腿。
滿足收納功能的同時,中間內置洗碗機、淨水器、垃圾處理器等提升廚房效率好物。
廚房區強烈推薦這個自帶刀架和噴槍的雙槽洗碗盆,底部安裝了直飲水淨水器,台面取水方便好用。
角落足足4米高的大型綠植,給這個空間注入了清新自然的氣息。
除了滿足烹飪和操作台功能,還是兼具工作台的多功能一體區。
半落地窗采光優秀,樹下做菜工作新鮮有趣,夜晚點亮暖白燈串意境十足。
設計師利用樓梯下方內嵌集成灶,三面牆體圍合空間+地排式排煙管,完全不用擔心油煙問題。
廚房採用的是外牆膩子+大荷耐污水性漆,油漬可直接擦拭。
茶室
位於二樓的治愈空間,是Y女士一家人最喜歡呆的空間,也是會客首選。
草編坐墊+茶香四溢,一個能擁抱陽光,眺望遠方,身心休憩的地方。
一樓綠植冒出比護牆半高的長勢,更是茶室獨有的綠色景觀。
茶台旁設有隱藏式排水口,與茶盤出水管相連,省去了來回倒廢水的麻煩。
主臥
二樓臥室區,半堵牆的高度不高不矮,提供隱私性和安全性,同時與客廳采光互借。
矮牆採用空心輕鋼結構焊接做骨架,再用石膏板包裹成型,減輕樓板負荷的同時非常牢固。
由於之前這里是一條承重結構大橫梁,利用石膏板封住做成隱藏式燈帶,一面照客廳,一面照主臥。
窗簾選用了與一樓牆面的同色系,即使在一樓拉上窗簾的整個空間,也看上去和諧統一。
衣櫃內部層板全部設有隱藏式LED感應燈,對於在無主燈空間來說,找取衣物非常方便必須。
復古色調衣櫃無把手設計,裝有彈按器,搭配梳妝台區復古油畫格調,藝術感十足。
法式做舊的樺木梳妝台,盧梭經典的叢林裝飾畫,綠植屆網紅金邊虎皮蘭,都是Y女士心頭好。
主臥根據屋主的睡眠習慣,單獨布置兩張床,旁邊是個休閒放鬆的閱讀空間。
鋪上簡易床品,拉上遮光簾,就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小房間。
主衛
原本廁所排污管和通氣管占用有限空間,改造後設計師就戶型特點砌了個大浴缸。
通過改管移位,外露的管道統統被移到洗烘一體機後面藏了起來。
洗烘一體機下面做了開放收納櫃,內置Led燈帶設計,用來放廁所清潔用品。
祖母綠浴缸與牆色形成視覺沖撞感,營造燈光氛圍的復古裝飾畫增加復古韻味。
浴缸貼磚超級考驗師傅的手藝,邊緣處還用了圓角收邊條,圓潤不鋒利。
次衛
一樓廁所是Y女士家的第二個廁所,整體風格、藝術擺件與裝飾畫都一樓整體空間相呼應。
馬桶裝設有智能感應燈和配件噴槍,這些設計元素大大提升精致舒適感。
樓梯
屋主家的樓梯採用的就是水泥澆築+木質踏步板。
水泥樓梯比混鋼結構的樓梯好,混鋼結構的雖然製作周期短造價便宜,但是比較晃,而且走起來很吵。
每步台階都裝上Led暖白燈帶,上下樓時見光不見燈。
加上燈帶樓梯的安全性更高,柔和不刺眼。
全屋重點照明分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