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整個療程從半年到兩年不等。一旦術前溝通不夠或手術過程不順利,對醫患雙方都是痛苦的;即使植牙完成,如果不能咬太硬的食物,植入的牙齒松動等。,會引起投訴或糾紛。 醫改協會發布過統計,植牙約占牙科投訴的30%,因為傳統植牙冗長的手術時間、復雜的手術流程、不理想的手術效果,都使得植牙成為第一牙科糾紛。
擁有多項植牙專利的哈佛牙醫博士陳俊龍指出「植牙如果感覺不舒服,咬不動硬東西,其實是失敗的植牙。」
在傳統的植牙手術中,需要多次拔牙、補充骨粉、更換鑽頭,才能植入種植體。操作過程越復雜,越容易產生風險和「錯誤」。 因此,陳俊龍博士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究更簡單、更安全的方法,而其中的關鍵就是被稱為「一鑽植牙」的技術。
「一鑽植牙」是一個包括植入物、工具和技術的系統。陳俊龍博士表示,相對於傳統的更換十幾個鑽頭來驅動種植體的方法,「一鑽植牙」只需要一個鑽頭就可以完成牙洞的預備。因此,傳統的拔牙植牙推竇、骨粉填充、植牙和臨時固定義齒這五個需要幾個月、幾次門診的步驟,可以細化到一次門診,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和風險。 隨著微創技術的革命性進步,陳醫生創下了17分鐘拔13顆牙,14顆牙同時植入的紀錄。
創新的技術和輝煌的成就吸引了很多牙醫前來學習。現在很多使用one-drill 植牙系統的牙醫都學習或模仿了陳俊龍醫生的技術,有的牙醫甚至為自己的種植體重建申請了新的專利,引起了大眾的困惑。
「這麽多年來,類似的設計太多了。他們只是外表相似,並不是真的「一鑽植牙」 陳俊龍博士強調,申請圖形專利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患者害怕被迷惑,失去獲得真正優秀醫療服務的機會。 鑽植牙是陳俊龍博士一生的志向。他希望植牙患者不用再經歷四五次手術,只需要一次門診手術。 陳俊龍醫生其實很樂意看到國內醫學界站在患者的角度做出的任何改進,但他也擔心僅僅復制一個鑽頭的外觀並不能達到真正的微創五位一體的效果。
陳俊龍博士的發明還包括一種針對鼻竇的專利植入物,專門針對鼻竇的高危區域。 陳醫生說,因為需要觸及上顎植牙處的鼻竇,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鼻竇出血、感染甚至穿孔。為此他研發了水壓鼻竇提升、鼻竇專用植牙體等專利技術,不僅省時省力避免壓傷神經和骨骼,還大大降低了風險。 這種特殊的鼻竇植入物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持有多項專利的植入體設計,發明人為陳俊龍博士。
以植牙為主軸,陳俊龍博士發明了50多項發明專利,獲得一鑽匹茲堡醫學發明獎一等獎,獲得「牙科界的馬斯克」稱號。最後,他將這些專利技術整合成一個「五位一體/[/]」,在牙醫界赫赫有名。
在陳俊龍醫生的執業生涯中,積累了很多無追索權的病例,包括老年患者、慢性病、牙周病等。,這些傳統上被視為植牙禁忌的人,最終通過微創植牙徹底改變了生活;他印象深刻的一個例子是,多年前,他還在美國行醫的時候,一個93歲的病人問他植牙,從此他深深體會到「能咀嚼食物的人是活著的」。
陳俊龍博士表示「五位一體微創植牙」直接降低了植牙的整體成本和風險,有助於植牙技術的普及,符合他當初的研發初衷。「我想植牙 作為醫生,我們的目標是照顧病人的身心,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
推薦閱讀:陳俊龍植牙名醫:致力於用「一鑽植牙」專利技術,讓患者能再開口笑吃美食
延伸閱讀:陳俊龍牙醫師:植牙的好處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