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笑的人運氣不會太差」,但是拿起鏡子看看自己的牙,不白就算了,竟然還發黃。刷牙時動不動就出血,隔三差五牙齦上火還又腫又疼,偶爾想改善下生活吃個肉,卻塞得牙癢癢……這些常見的牙齒小問題,常常讓人苦悶不已。
下面和大家分享3個關於牙齒的常識,一起了解一下吧!
1、很多人覺得牙齦出血是因為缺乏維生素C、刷牙太用力,其實不然。實際上大多數的牙齦出血是因為牙齦炎和牙周疾病,是我們的口腔在向我們發出「不舒服」的信號。此外像吸煙、飲食不科學也會導致牙齦出血。
在我們的口腔中,生活著上百種細菌,它們會在牙床上繁殖,並堆積在牙齒和牙齦之間。
如果平時不注意口腔衛生,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牙石在牙齦部積聚,容易引起牙齦發炎。繼續發展就是牙周炎,從剛開始的牙齦腫痛、出血,到牙疼、牙齒松動,最終的結果就是牙齒脫落。
有些朋友口腔潰瘍反復發作,也與牙齦炎脫不了幹系,應盡早尋求牙醫幫助,對症下藥。
2、擁有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是越來越多愛美人士的追求。畢竟一口大白牙笑起來確實更迷人,但是牙齒越白就代表越健康嗎?其實不然。
正常健康的牙齒顏色並不是純白的,牙齒外層的牙釉質是透明的,牙本質是淡淡的乳黃色,所以牙齒整體看起來是透明中泛點黃。
牙釉質的顏色與厚度與礦化程度有關,礦化程度越高的牙齒對齲病的抵抗能力越強。當釉質礦化程度高時其顏色越透明,而深部的牙本質的黃色越容易透過,牙齒的顏色則表現為淡黃色;當礦化程度低時釉質透明度差,牙本質顏色不易透過而呈乳白色。乳牙釉質礦化程度比恒牙低,因此兒童的牙齒呈乳白色。
不過我們也不必因為牙齒發黃而焦慮,畢竟清潔、無齲洞、無疼痛感、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牙周健康等等,都比白更重要。
3、刷牙的主要目的是去除牙菌斑,它們是黏附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的微生物群。
牙菌斑的附著比較牢固,要靠機械摩擦——刷牙、洗牙來去除。我們的口腔是細菌滋生的溫床,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不能稀釋中和細菌產的酸,經過一夜的「孵育」,早起時嘴里的細菌數量會達到最大值,所以早上口腔里的異味會十分明顯。
不過,如果剛剛吃完PH值比較低的食物,例如酸奶、甜點、可樂,那30分鐘內不建議刷牙。因為牙釉質受到酸的腐蝕變得脆弱,這個時候刷牙反而會損傷牙釉質。
牙齒是我們一輩子的好朋友,不僅能幫助我們吃到好吃的食物,也是我們的「門面」。認真刷牙、餐後漱口、使用牙線、定期洗牙和口腔檢查,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牙齒保健吧。